這道古早味點心大概是十年前做的了
食譜是跟著慈濟師姐學的
就這麼做過一次後 就再也沒再做上這道點心
這幾年 隨著孩子長大出外讀書後
除了簡單的正餐 樵爸的便當
我便很少在廚房琢磨..
說實在話 其實過去做點心
自家人吃的並不多 大多是讓孩子拿去跟同學分享
隨著這些孩子長大
我的動力就漸褪
加上 射手性格 有斜槓多元
所以 每當有人讚美我的勤勞時
這道古早味點心大概是十年前做的了
食譜是跟著慈濟師姐學的
就這麼做過一次後 就再也沒再做上這道點心
這幾年 隨著孩子長大出外讀書後
除了簡單的正餐 樵爸的便當
我便很少在廚房琢磨..
說實在話 其實過去做點心
自家人吃的並不多 大多是讓孩子拿去跟同學分享
隨著這些孩子長大
我的動力就漸褪
加上 射手性格 有斜槓多元
所以 每當有人讚美我的勤勞時
四月時 做了好幾次的鳳梨酥
有的拿來拜拜 有的餽贈親友
也有幫人製作的...
市面上多數知名店家的鳳梨酥
價格愈漲愈高
但 大小重量卻反而愈來愈小
連有名的維格餅店
也爆發竄改有效日期
....
四月時 蔥非常便宜
在批發市場 一大捆只要30元
買了兩大捆 有的拿來包水餃
有的就切蔥花 冷凍備用
剩下的 就來做蔥油餅
記得 有次在婆家做蔥油餅
用冷水直接手揉麵糰
那口感不是很軟Q
還是用燙麵法的餅皮最好吃
且放上半天 冷了也不變硬
又是一個多月沒來打理格子了
許多事糾結纏在一起
除了每天該做的功課
考試要念的書
還有孩子的備審.面試也要幫找資料
光這些就焦頭
...
蓉媽撥來電話
說要去探望那個"內耳不平衡"的貴婦
小英英也會買"桃山"過去
最近 每到星期五晚上
一定趕緊把所有事情都做完
然後 守在電視機前
等看~ 紫色大稻埕
最初 吸引我的原因
是因為主角是施易男演的
他真的是不老凍齡
從演"十八歲的約定"至今四十歲了
幾乎沒有多大改變
幾年前他所演的浪淘沙
也是我喜歡的這種民初時代劇
婆婆每次收成芋頭時
吃不了那麼多
就會刨成絲 或切塊冷凍
有時做成芋粿 或芋籤粿
其實 芋籤粿比芋粿更香
尤其婆婆做得非常到位
只不過 我還沒學到她的功力
如果 可以把芋粿蒸到讓人滿意
就要偷笑了 ...
自從學會蒸年糕後
尤其這個食譜
吃來不像傳統很硬那種
是連放到隔天了 卻很像麻糬一樣的口感
(食譜在中式點心分類裡有)
尤其我家老大和媽媽非常喜歡
所以 我都吩咐婆婆媽媽不要上市場買
我再蒸回去讓她們拜拜就好
尤其市場很多年糕 都是加有防腐劑居多...
樵爸的同事"阿利兄"
給了一大條山藥
幾乎 每天都會提醒自己
要去敲老大一下
和她聊一下今天所發生的事情
孩子出門在外
雖然她極度適應北部的天氣和飲食
總是也要關心互動一下..
這個月 她也是極度的忙碌
有時一整天的課上到晚上
學校運動會
是系排 也是校籃
課後有時來不及吃飯就先趕去排練
小女兒的好同學"丸子"
她爸開了間建築師事務所
在屏東竹田和幾個好友購地 一起蓋了渡假別墅
我看過內部陳設與設計的照片
堪稱精品屋 一點都不為過 ~
他們對小孩的功課並不要求
每到假日 全家都會回到竹田
那裡沒有電腦 回去不是除草
就是騎腳踏車到鄉間閒逛
唸國三的女兒也會學著下廚煮飯給家人吃
冷凍裡 冰著許多婆婆種的皇帝豆
但 小孩和樵爸其實並不喜歡
於是 將皇帝豆做成甜餡
做了微甜 好吃
但 不光滑的饅頭
當我將熱騰騰的皇帝豆捲拿回娘家時
才發現 我媽也正發著麵皮
要蒸包子拿給我們 ..
這一盤酸菜年糕捲
是每當年後
阿母招待客人 泡茶的古早味點心
晶晶看到說 ~ 是阿嬤ㄟ灶咖菜
嗯 ~ 一點都沒錯 !!!
這鹹鹹甜甜的年糕捲
也只有在年後才會出現
將過年拜拜 躺冷凍的年糕再利用
kodo姊 交作業囉 ~~~
不過 kodo姊此時正在越南
和何大哥 小度蜜月啦 !! 羨慕喔 ~
那 正好
她不會叫我去罰站和面壁
因為 她不會看見我那不知何原因
皺了皮的紅豆饅頭啦 ~~
是說 我也有申訴的理由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