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過年 還真的沒啥不一樣
年味漸減 是各家所見
倒是每年的回婆家圍爐
樵爸今年終於有放到除夕
可以和我們一同吃團圓飯了
唯一的美中不足 就是
大年初一 小英發紅包
放假的樵爸 還得支援個幾小時
所以 除夕夜當晚吃完圍爐
我們倆就先回來
等到初二 又再回去接小孩
初二的中午 塞在國道上
不急不徐的心情
在車上聽了電台播放幾首民歌
還是那個年代的音樂盒
雋永 不膩~
婆家的梅花
新成員~公公養的綠繡眼
年前英姐來代班 連幾天 帶著點心去找英姐哈拉 ~
最有年味的 應該就是商場 和百貨吧 ~
一樣 年前習慣 要到佛光山拜祖先
小年夜那晚 女兒都到表姊家打麻將去也
夜晚10點多了 經過早市 看見兩旁一些水果 賣花的攤販竟然沒收攤還繼續擺著
於是買了一些花插個幾盆 瞬時 也就飄上年味
通常地基主是不用拜三牲 只要拜兩隻雞腿就好 但 婆婆交代 地基主一定要拜三牲
對我而言倒是沒差 只要能家庭平順 家人健康 拜完也是自家吃 我就照做 何樂不為...
去市場採買拜拜的東西 回到家門口 見到美蘭姐恰巧來訪
幸虧美蘭姐還留下幫忙煮菜 才不至耽擱到拜拜時間
除夕下午 經過配天宮 廟前擺了很多攤販
鄉下過年 還比都市熱鬧
買了幾個大餅 回去樵爸阿嬤家 拜祖先
到祖厝時 公婆 和叔叔 嬸嬸們已經傳好一大桌菜拜拜了
拜完時 順繞去看二媽祖 感恩祈福
婆婆的農場 收成不少作物
紅藜也是結穗滿滿 摘了桂花 說回來要做桂花釀
還來不及釀桂花 元宵煮湯圓時 順手就加了些
發覺桂花就摘回的那1.2天內 要趕快蜜釀 這樣才能保留香味
這桂花雖有用鍊夾袋冷藏保存 不過 超過十天有 香味早就散盡了
這幾年都沒有回來過年的姊夫 (大姑先生)
之前過年時 我和姊夫 婆婆 是餐桌上的好酒友
今年 依然只剩我和婆婆 不會喝酒的樵爸說 ~ 光聞這58度的酒味 就會醉倒
年過60的姊夫 舟車勞頓開長途 真的是會疲累
再說 他也要陪自家八十幾歲的老母親
期待還有把酒言歡的時候.....